再比如说PTFE是聚四氟乙稀、FEP是氟化乙烯丙稀共聚物、PVDF是聚偏二氟乙稀、ETFE是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等是同样的道理。
普通的塑料袋都是用PE做的,它的韧性比较好,PE还分HDPE(高密度聚乙烯)和LDPE(低密度聚乙烯),密度的不同,导致它的某些性能又有很大差异。
PP是塑料中比较安全的塑料,一般食品上的包装袋就是用它来做的,当然PP也有等级,包装食品用的必须是食品级的了。pp在三者中密度最小,可浮于水面。
像这些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可加入一些其它材料对其进行改性,使在它的总体性能或在某一方面性能优越,以用作特殊用途,当然改性后价格有时会大幅度提高。
- 蓝白相间,黑白相间,红白相间的底布,直接复合透明的PP膜,用来生产的袋子,
- 直接在无纺布表面印刷,印刷方法有丝印、热转印、水印、数码印等
- 复合PP膜方式印刷,与编织布一样,先把PP膜印刷好图案,然后和无纺布复合,然后做成产品。
2.针刺无纺布Needle-punched Nonwoven Fabric
3.逢边无纺布Stitch-bonded Nonwoven Fabric
4.热轧无纺布Calender-bonded Nonwoven Fabric
5.纺粘无纺布Spun-bonded Nonwoven Fabric
(1)医疗卫生用布: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 妇女卫生巾等;
(2)家庭装饰用布: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
(3)跟装用布: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
(4)工业用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包装袋、土工布、包覆布等;
(5)农业用布:作物保护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温幕帘等;
(6)其它:太空棉、保温隔音材料、吸油毡、烟过滤嘴、袋包茶叶袋等。
结合印前处理,能够用在PP、PE表面的油墨种类比较多。我们在此讨论的是溶剂性油墨,对于UV油墨,印前处理也是必须的,目前还没有免处理的UV油墨。应该说,在目前的印刷技术领域,在PP、PE材料上印刷,实现稳定的质量控制是困难的事。
2.ABS、PC、PVC、PS、AS等一些极性材料是很容易印刷的,这些材料多数无需印前处理就可印刷,这部分油墨是所有生产厂家的强项。
3.玻璃、金属、陶瓷等承印物,表面不存在任何吸收性质,按照常规方法制造的油墨难以奏效,多数情况用到双组分油墨。
现在从事移、印丝印的企业越来越多,能不能找到适合客户产品的油墨意味着获得订单的能力。但是供应商的资料显示能够适合这种材料,要确定是否真的能够达到要求,关键是按照要求进行测试,如果测试效果不佳,不妨更换油墨。有时候可能得到错误的信息和技术,所以一定要了解测试方法,很多油墨不能实现产品的印刷方法,错误的试验方法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有些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要及时和油墨厂家联络。
前面叙述提供的重要信息是,首先要了解客户的产品是什么材料,其次要熟知油墨的选择信息,然后细致的试验,直到客户满意。理论上没有不可以印刷的产品,实际上很多产品印刷使你烦恼,关键是有没有足够的试验手段来解决。
BOPP强度大、阻气性高、印刷性能和抗撕裂性好,是PP膜制品中消耗量最大的品种,应用也最广泛。国内BOPP薄膜产品在规模、品种等方面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如埃克森美孚公司每年BOPP薄膜产量超过20万吨,有近40个品种,应用领域广阔。而国产品种单一,规模小,成本高。因此仍有相当数量的BOPP薄膜产品从国外进口。虽然近几年国内BOPP厂也推出一些新产品,如南京中达集团推出的BOPP彩印定位防伪型烟用包装膜、BOPP超低温热封型烟用条包膜、BOPP抗磨花型烟用包装膜等,但在产品创新和缩小与国外产品差距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对树脂和薄膜生产企业都是新的挑战。
什么是PP,PE,PVC
再比如说PTFE是聚四氟乙稀、FEP是氟化乙烯丙稀共聚物、PVDF是聚偏二氟乙稀、ETFE是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等是同样的道理。
PP聚丙烯系列(百折胶)
材料特征:
PP,PE硅胶,橡胶能强行脱模
俗称 百折胶.英文名 polypropylene。 本色 透明 聚丙烯是结晶性塑料,本色是一种白色木质状材料,比PE透明,根据它的结晶度的不同,形成透明到半透明的制品.质轻,比重小于水,表面较聚乙烯硬,薄壁制品耐折迭,俗称百折胶.
单体 丙烯—石油提炼中产生的一种气体,
PP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它比PE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由于均聚物型的PP温度高于0C以上时非常脆,因此许多商业的PP材料是加入1~4%乙烯的无规则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钳段式共聚物。
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扭曲温度(100C)、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C。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PP进行改性。
PE 聚乙烯
PP,PE, 硅胶,橡胶能强行脱模
它是透明的热塑性塑料。PE常用的有三大类,即DPE HDPE LLDPE 三种聚乙烯的单体是一样,只不过,在合成这些聚乙烯时,所采用的工艺条件不一样,因此,才生成三种不同的聚乙烯品种,三种材料的性能有较大的差异.
PE、PP薄膜是一种韧性很好的材料,不容易用普通的塑料粉碎机粉碎。普通的塑料粉碎机,一种是用锤击法,适于粉碎硬度大韧性小的材料;另一种是切刀切割,一排固定刀和一组旋转刀组成切具,适于加工有一定韧性熔点较高的材料。由于PE和PP膜软而韧,也不易切碎,更何况高速下刀具温度高,会使LDPE熔化粘附在刀刃上。所以PE和PP膜的造粒,可直接成条放入挤出机加料口,靠螺杆的剪切力把PE、PP膜拖进机筒加热熔融挤出造粒。PE、PP回收的一级料,仍旧可吹膜,用于非食品和药品包装,还广泛用于牛津革和防水布的生产上,前途是很好的。
PVC聚氯乙烯
材料特征
学名 聚氯乙烯.英文名 polyvinyl chloride,单体 氯乙烯.是具有阻燃性的材料,它的耐热性较差,只能在-15~55摄氏度的范围内使用。
刚性PVC是使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之一。PVC材料是一种非结晶性材料。
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
PVC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
聚氯乙烯(英文为PolyVinyl Chloride,经常被称作PVC)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
性质
聚氯乙烯的最大特点是阻燃,因此被广泛用于防火应用。但是聚氯乙烯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氯气和其他有毒气体[2]。
聚氯乙烯的燃烧分为两步。先在240℃-340℃燃烧分解出氯化氢气体和含有双键的二烯烃,然后在400-470℃发生碳的燃烧[3]。
物理和化学性质
稳定;不易被酸、碱腐蚀;比较耐热
历史
1912年,德国人Fritz Klatte合成了PVC,并在德国申请了专利,但是在专利过期前没有能够开发出合适的产品。
1926年,美国B.F. Goodrich公司的Waldo Semon合成了PVC并在美国申请了专利。
生产与应用
聚氯乙烯可由乙烯、氯和催化剂制成。
正是由于其防火耐热作用,聚氯乙烯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各式各样产品: 电线外皮、光纤外皮、鞋、手袋、袋、饰物、招牌与广告牌、 建筑装潢用品、家俱、挂饰、滚轮、喉管、玩具、 门帘、卷门、辅助医疗用品、手套、某些食物的保鲜纸、某些时装……等。
回收及循环再用
资源回收再利用:塑胶分类标志中,PVC代码是3(3字在三个循环再用箭号中心)
塑料本体底部或包装上须列明,以便消费者及回收商能分类妥当。
安全&危害
美国自1970年代开始,注意到聚氯乙烯工厂的工人有某种恶性肝癌。[1]。 欧洲与澳大利亚也开始注意到聚氯乙烯工厂的工人有数种癌症。
其主要问题在于:
PVC内,一些有害添加剂和增塑剂,可能渗出或气化。
.部份添加剂会干扰生物内分泌(影响生殖机能),部份可增加致癌风险。
焚化PVC垃圾,会产生致癌的戴奥辛(Dioxin二恶英)而污染空气。
因DEHP易气雾化,其他乙烯基产品包括汽车内部、淋浴胶帘或铺地板物料等,也会释放化学气体入空气,而DEHP也易溶入油性液体中。另外,人们也开始关注到,儿童若嘴嚼这些软塑玩具,会有添加剂渗出的安全问题。
乙烯基IV 制成的袋子,被使用在出生加护病房,并且显示出渗露DEHP(diethylhexyl phthalate)(Bis(2-ethylhexyl) 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添加剂。
2008年美国与加拿大共同研究指出,在测试五种塑胶浴帘时,其在28日之内释放了百余种有毒物质。[2][3]。
2006年1月,欧洲共同体下了一个禁令:禁止在玩具里使用六种类型邻苯二甲酸酯软化剂(参见2005/84/EC 指引)。在美国,越来越多为这年龄层制造PVC玩具的公司,自愿停用PVC或停用邻苯二甲酸酯。美国粮食药物管理局建议制造者考虑在敏感患者(譬如出生不满一月的婴儿)的设备里,禁用DEHP。但是,供选择的增塑剂则未经测试确定是否更不安全。
一些研究表明,这添加剂也许令健康问题复杂化,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根据一些医疗研究显示,PVC 增塑剂也许会导致慢性病:譬如硬皮病、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angiosarcoma、脑癌与acrosteolysis 。
2004年,一个联合了瑞典与丹麦学者的研究小组发现,常用在PVC的邻苯二甲酸酯DEHP和BBzP,和儿童过敏有相当强烈的关连性。
环境保护者小组绿色和平主张全球性逐步淘汰PVC。
因为从PVC垃圾的焚化产生戴奥辛(=Dioxin二恶英)即二恶英,是乙烯基氯(PVC)的副产物。因此,乙烯基氯是戴奥辛的来源,戴奥辛是种高度毒性物质,可能导致癌症和其它病症。也会成为全球性的威胁,因为其在环境中能大范围散布,并无法消散。即使接触少量戴奥辛,但戴奥辛仍极有可能与免疫系统受压、生育问题、各种癌症与和内分泌疾病有关系。据一个由英国企业ICI化学和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1994年提供的报告,根据1989年发表的一篇文献,这些oxychlorination 反应[使用做乙烯基氯和一些氯化的溶剂],会引起Polychlorinated dibenzodioxins (PCDDs)和dibenzofurans (PCDFs) 。
至2008年,欧盟、美国华盛顿与美国加州已禁止使用DEHP。
PP
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澳大利亚的钱币也使用聚丙烯制作。
结构
聚丙烯的重复单元由三个碳原子组成。其中两个碳原子在主链上,一个碳原子一支链的形式存在。
性质
聚丙烯的结构和聚乙烯接近,因此很多性能也和聚乙烯类似。但是由于其存在一个甲基构成的侧枝,聚丙烯更易在紫外光和热能作用下氧化降解。
分类
根据支链原子的位置,聚丙烯可以分为无规立构,等规立构,间规立构。
历史
1954年,居里奥·纳塔Giulio Natta合成了聚丙烯。随后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聚丙烯合成技术被多次“发明”。大量的知识产权官司同聚丙烯的发展卷在一起。
PE
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大量用于制造塑料袋,塑料薄膜,牛奶桶的产品。
结构
其基本结构为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性质
化学性质
聚乙烯抗多种有机溶剂,抗多种酸碱腐蚀,但是不抗氧化性酸,例如硝酸。在氧化性环境中聚乙烯会被氧化。
物理性质
聚乙烯在薄膜状态下可以被认为是透明的,但是在块状存在的时候由于其内部存在大量的晶体,会发生强烈的光散射而不透明。聚乙烯结晶的程度受到其枝链的个数的影响,枝链越多,越难以结晶。聚乙烯的晶体融化温度也受到枝链个数的影响,分布于从90摄氏度到130摄氏度的范围,枝链越多融化温度越低。聚乙烯单晶通常可以通过把高密度聚乙烯在13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溶于二甲苯中制备。
分类
聚乙烯有
高密度聚乙烯(HDPE,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又称低压聚乙烯,因为在低压下生产,含有较多长键,因此密度高。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注塑、吹塑和挤出成型制品。
中密度聚乙烯(MDPE, Medium Density Polyethylene)
低密度聚乙烯(LDP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用高压法(147.17-196.2MPa)生产,支链较多,强度低,多用来生产薄膜制品。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等多种产品。
高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通常使用Ziegler-Natta聚合法制造,其特点是分子链上没有支链,因此分子链排布规整,具有较高的密度。该过程在管式或釜式低压反应器中以乙烯为原料,用氧或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
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通常使用高温高压下的自由基聚合生成,由于在反应过程中的链转移反应,在分子链上生出许多支链。这些支链妨碍了分子链的整齐排布,因此密度较低。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是通过在聚乙烯的主链上共聚一些具有短支链的共聚物生成的。
历史
1898年,聚乙烯最早由德国化学家Hans von Pechmann在一次试验事故中合成的。
1933年,ICI Chemicals(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公司的Eric Fawcett和Reginald Gibson在另外一次试验事故中使用乙烯在高压状态下合成了聚乙烯。
1935年,ICI Chemicals公司的Michael Perrin发明了可控高压聚乙烯合成方法。
1939年,低密度聚乙烯开始使用高压法工业化生产。
1951年,Philips Petroleum公司的化学家Robert Banks 和 John Hogan发明了使用三氧化铬作为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1953年,德国化学家 Karl Ziegler发明了使用卤化钛作为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这种催化剂称为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1976年,德国化学家Walter Kaminsky和Hansjörg Sinn发明了金属茂合物催化剂。
生产与应用
聚乙烯产品通常掺加大量各种添加剂以抗氧化等环境因素破坏。聚乙烯还可以和一些人造橡胶产品混合在一起增加抗冲击能力。
中国聚乙烯消费结构分析
聚乙烯在中国应用相当广泛,薄膜是其最大的用户,约消耗低密度聚乙烯77%,高密度聚乙烯的18%,另外,注塑制品、电线电缆、中空制品等都在其消费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