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谭德塞强调,没有必要采取限制国际人员流动的措施,世卫组织不推荐限制旅行的措施。
谭德塞说,虽然会有一些经济损失,但中国采取了超常规的有力措施,中国在很多方面为应对疫情提供了榜样。此次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是对中国没有信心,相反,世界卫生组织相信中国的疫情一定能得到遏制。由于病毒的传播仍然还有很多未知数,世卫组织担忧中国之外的疫情会有恶化,这无关感染数量,关系人的健康和生命。
在这之前,谭德塞1月29日在世卫组织记者会上通报了访华情况。他说,中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努力值得“感激和致敬”。
意思是当前事件情况严重、突然、不寻常或意外;公共卫生影响超出国家边界;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影响事件是否构成PHEIC的因素包括:疾病感染病例、死亡病例、传染性、治疗效果、疫区人口密集程度;病情发展速度;是否传出国境;是否需要限制国际旅行及贸易等。
提出PHEIC是为了面对公共卫生风险时,既能防止或减少疾病的跨国传播,又不对国际贸易和交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使相关国家地区遭受经济损失。
根据疫情的发展,宣布PHEIC后随时可以撤销及修改。发布后有效期为3个月,之后自动失效。
在2005年世卫组织设立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机制后,迄今为止,共宣布过5次:
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
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
2018-2020年刚果(金)埃博拉疫情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被世卫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将会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产生重大影响。
认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在发生”,WHO可以向缔约国发出建议,其中包括:
——不准嫌疑者或受染者入境;
——拒绝未感染的人员进入受染地区;
——对来自感染地区的人员进行出境检查,和(或)限制出境;
——审查载货清单和航行路线;
——处理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邮包,以消除感染或污染;
——在监控的情况下查封和销毁受感染、污染或者嫌疑的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或邮包,以及不准这些物品离境和入境等。
这一“标签”可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恐慌,从而导致国际社会中断与中国的国际贸易和交流活动,其负面影响不亚于一场国际经济制裁。
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对我国外贸出口肯定有很大影响。国外客户可以以疫区产品为由退货、减少订单,提高产品检验检疫标准等等,可能会使我国产品失去部分市场份额,给正在转型的中国经济带来更多的困难。
传统外贸企业的产品将面临被退运、退货的风险,跨境电商卖家的大量包裹将可能被拒收,退货退款现象频发,甚至产品无人问津,产品无处可销,甚至导致工厂倒闭。外商在华投资的信心将受到极大的打击,对于国家的负面冲击或将远超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无论对中国还是全球,都是一把双刃剑。
宣布某次事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目的是为了让国际社会对受疫情影响地区进行财政、资源、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同时确保疫情发展透明度。但同时也提出警告,不应将其作为经济上污名化受灾国的理由。
根据疫情的发展,宣布PHEIC后随时可以撤销及修改。发布后有效期为3个月,之后自动失效。
而这一切还要取决于中国的防疫结果。